退休金夠不夠 怎麼算 (經濟日報 / 940801)

退休金夠不夠 怎麼算?
先設定退休年齡與生活品質,預設開銷金額,若不足可透過自提與投資補足。

來源:經濟日報 / 940801
【記者林燕翎/台北報導】

勞退新制實施後,老闆開始每月提繳工資6%的退休金。不過,個人帳戶裡的退休金到底足不足夠退休生活開銷?上班族可以先假設退休後每月的生活開銷,先計算出退休金缺口,透過自願提繳或是個人投資,儘速儲蓄退休金,才能高枕無憂,迎接退休生活。

根據勞保局統計,目前已經有220萬上班族選擇新制,老闆必須按月提繳退休金到220萬名上班族的退休金帳戶。未來勞保局將開放上班族查詢自己的退休金帳戶,可是,帳戶內的退休金到底足不足夠退休生活花用?

勞退新制屬於確定提撥制,老闆每月提繳工資6%即可,萬一上班族調薪率太低、或是退休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太低,上班族未來領到的退休金可能被通貨膨脹給侵蝕掉,實際領到手中的錢,相當有限。

專精企管公司精算師葉崇琦建議,上班族可以先假設退休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、並設定退休年齡,例如希望60歲退休,過著三餐有著落的退休生活即可;還是希望50歲退休,過著天天打高爾夫、出國旅遊的退休生活。

預期的生活品質不同,準備的退休金當然就不同。

今年30歲的上班族,計畫60歲退休,距離退休年齡還有30年時間,上班族就可利用30年的時間,累積退休金。葉崇琦舉例,上班族選擇新制、30年後退休時領到的月退休金,只有退休前薪資的25%,僅四分之一,例如退休前薪資4萬元,退休後每月就只有1萬元的月退休金。

上述還是在勞退基金投資報酬率6%的情況下,退休金才可達到薪水25%的替代水準;如果保守預估投資報酬率2%,退休後領到的月退休金,就只有退休前薪資的10%,同樣退休前薪資4萬元,退休後每月就只有4,000元的月退休金。

葉崇琦建議,上班族先設定幾歲退休、退休生活品質如何,來決定退休後每個月的開銷。例如今年40歲的老李,計劃60歲退休,希望每個月能有2.5萬元的月退休金可以花用。假設老李60歲退休後,可以活到80歲。那麼老李需要儲蓄240個月的月退休金,以一個月2.5萬元的花費估算,老李需準備600萬元。

在同一家公司服務的老李,退休後可以領到舊制年資的退休金100萬元,月薪6萬元的老李,參加新制20年,老闆將會提繳86.4萬元的新制退休金,加上勞保老年給付的189萬元,以及老李身邊還有200萬元的儲蓄,總計老李退休時就有575.4萬元。

對照老李需要600萬元的退休金,扣除老李能領到的575.4萬元,老李還需準備24.6萬元,才能達到預期的生活水準。老李可透過自願提繳的機制,自願儲蓄退休金,以24.6萬元估算,老李一年只需提繳12,300元,即每月自願提繳1,025元,以月薪6萬元的水準,老李每月自提工資的1.7%,自願提繳20年,退休時,就可達到預期的目標。

【2005-08-01/經濟日報/B3版/退休金算盤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