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葉崇琦】 (作者為中華民國精算學會精算師)
「勞工退休金條例」即將於94年7月實施。由於法案中賦予勞工選擇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(新制)或繼續留在勞基法的退休金制度(舊制)之權力,所以如果勞工因沒有徹底了解法案內容,而未選對適合自己的制度,其損失將不可輕忽。
到底是選退休金新制有利?還是舊制有利?新制退休金最大的好處是,每個月雇主就將員工工資6%提撥至員工個人帳戶中,即使日後公司關廠歇業或員工轉換工作,其退休金並不會受到影響。
但因舊制計算退休金之方式為工作的前15年每年給2個月工資,工作超過15年之部份則每年給1個月工資,而新制則為每個月工資6%提撥進員工帳戶,一年僅給付0.72個月,新制雖可再加上個人帳戶之投資收益,但還是難追到底選新制有利或舊制有利呢?主要考慮的因素有以下幾點:
一、年資:年資深者,如已於同一公司工作21年、22年者,因距領到舊制退休金之資格(工作25年)已近,領到退休金之機會大,故選舊制可領到較多之退休金。
但年資30年以上之勞工,已領到舊制退休金給付上限45個基數,故應改選新制。
二、年齡:因年齡大者可領到舊制退休金之機會較大,如工作15年時已年滿55歲時,亦可符合勞基法領取舊制退休金之資格,故選舊制可領到較多之退休金。
三、離職率:依個人生涯規劃,如離職機會高者,就適合選新制。
四、公司存續機率:勞工可依公司經營理念及市場環境,再參考公司規模及成立時間長短等因素,綜合判斷公司於自己退休前之存續機率,機率愈高選舊制愈有利。
五、投資報酬率:因新制個人帳戶之投資收益屬勞工,故帳戶之投資報酬率愈高對新制愈有利。
六、調薪率:因舊制計算退休金之基礎係為退休前6個月之平均工資,故調薪愈高者退休前之工資愈高,對舊制愈有利;而新制每月提撥6%之基礎係為當月工資,因剛進職場初期之工資較低,故計算基礎相較於舊制,勞工不見得是選退休金新制就一定有利,或是選退休金舊制就一定有利,惟因綜合判斷上述因素頗為複雜,如能選到合適的退休金試算軟體,將可以事半功倍。
【2004/10/3工商時報】